|
编纂: 东昌府天天棋牌主管网 |
来源: |
添加日期:2020-11-27 10:23:44 |
|
|
融媒体 郭龙君 通讯员 叶焕银
“自从来了帮扶干部,我们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家都能喝上自来水,各种惠民好政策都来了,村民的腰包鼓了,精神面貌好了,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闫寺街道玉皇庙的村民们说起帮扶干部的好,话匣子一打开就停不住。
玉皇庙村位于街道办事处驻地北2公里,是省级贫困村,是闫寺街道重点扶贫村。全村280余户,957人,现有耕地1120余亩,人均耕地1.2亩。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61户,126人,通过严格细致的精准识别,该村现有脱贫享受政策贫困户34户、64人。玉皇庙村实现了贫困村“五通十有”,于2016年底成功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点滴小事暖民心
“多亏了帮扶干部郎君,院子里本来是泥土地面,前段时间给修上了砖路,俺这心里感觉暖和和的。以后再也不怕一下雨两脚走泥路了。”说起帮扶干部郎君和家里小院的变化,玉皇庙村村民宋锡林脸上笑开了花。
和宋锡林家一样,玉皇庙村的所有贫困家庭院落里都有两条爱心小路,连接起主屋房门、厕所与院门,“庭院爱心小路”有了,庭院更美了,生活也更好了。说起帮扶干部的好,玉皇庙村有着说不完的话题。早些年村里没有自来水,玉皇庙村的帮扶干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到各自帮包的贫困户排查,检查自来水能否正常使用,并与水利站、管区、建委等部门多方协调,解决了村里的饮水问题,全部实现安全饮水。为了解贫困户生活环境的真实情况,解决贫困户的切实需求,让贫困户住得安心、住得安心、住得舒心,玉皇庙村开展“扶贫大排查”活动,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房屋状况进行地毯式排查,并对走访排查中发现的门窗损坏等情况进行及时补葺。玉皇庙的帮扶干部为贫困户创造了更为良好的生活环境,带来了生活自信,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让贫困户心里倍感温暖。
脱贫攻坚以来,玉皇庙村硬化胡同13887平方米,修建排水沟2490米,铺设花砖620平方米,安装广场太阳能照明灯6个,进行了自来水改造和改厕,统一粉刷了墙壁,圆满完成了贫困户玉皇庙的危房改造任务。
精准施策连民情
“有了这黄色智能手环,我们想要联系弟弟胜臣,太便利了。你瞧,我一打电话,那边就接通了,如果他有事,直接按SOS就能打给我。”说起黄色智能手环,玉皇庙的齐学臣滔滔不停。齐学臣的弟弟胜臣患有智力残疾,以前曾经走丢过,玉皇庙村的帮扶干部得知后,立即到残联为其进行评定,办理了残疾证,并申请了黄色防走失手环。
玉皇庙的帮扶干部走村入户,了解民情,精准施策。智障儿童王紫默无法入学接受教育,帮扶干部刘敏帮其办理了送教上门办事,让特殊儿童在家也能享受教育。玉皇庙村王玉兰摔伤瘫痪在床,刚回到家,帮扶干部就为其申请残疾并办理了慢性病手续。了解到贫困户患有高血压、高血糖后,包户干部冯萍第一时间为其申请办理了“两病”政策,享受每年300元的吃药优惠减免政策。
玉皇庙的帮扶干部们与贫困户们亲切扳谈,详细询问他们的帮扶办法落实情况以及帮扶需求、家中还有哪些困难等,并认真做好记录,一起分析致贫的主要原因,精准施策,用真情换取真情,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勇敢面对生活,多方面寻求致富方法和途径,以有力的行动、扎实的工作,将扶贫工作精准地落实到每家每户,从最根本解决困难,确保“真扶贫”、“扶真贫”,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同步迈进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扶贫奔小康
2017年秋天,街道利用上级拨付的扶贫专项资金为村里建设了占地3亩多的养鱼大棚,后来改为蔬菜大棚。“扶贫大棚不仅带动俺们村村集体收入,也让更多村民和贫困户收益增加。”大棚收益不仅能为村里的贫困户分红,还雇用可以务工的贫困户到大棚中工作,解决了贫困户就业和增收的问题。目前,玉皇庙的帮扶干部们为村内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落实了就业帮扶办法。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玉皇庙村通过金融扶贫政策和光伏发电项目,累计发放收益15.6万元。
因地制宜的产业扶贫,从简单“输血”到“造血”。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如何从以往给钱给物的简单“输血”,到帮手贫困老百姓“造血”,打造了可持续增收、不变脱贫的产业。贫困户齐来通家种的芝麻大丰收,看着院子里晾晒的芝麻秸,他高兴地说,“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贫困户,芝麻开花节节高,全得感谢党,感谢玉皇庙村的帮扶干部们,让我们的生活有了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