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纂: 东昌府天天棋牌主管网 |
来源: |
添加日期:2020-10-13 16:29:11 |
|
|
融媒体 裴崇旭 通讯员 相宝光
走进家门,低矮破旧的危房修成了敞亮安全的新家,拧开水龙头就是清冽的自来水;走出家门,通村路硬化路修到家门口,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梁水镇镇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以帮扶、增收、扶智、项目为抓手,力促扶贫机制的建立,使辖区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有了质的飞跃,增收有了保障,致富有了信心。
帮扶机制
让领导都有“穷亲戚”
在小赵村贫困户赵良晶家中,干净的院落,窗明几净的住房,有序摆放的物品,洁净的餐具、炊具,丝毫不像一个贫困之家。“这多亏了俺们的扶贫干部张学云,她对俺就像本身家人一样,让俺都感觉不好意思。”赵良晶说,自从张学云到家里开展帮扶工作以来,从没拿贫困户当外人,什么活都帮着干,还想方设法搞创收。赵良晶的老婆婆精神不好,不会照顾本身,张学云就象亲闺女一样给她洗衣、梳头,还帮她办理了残疾证,让她享受到了政策扶持。
在梁水镇镇,200余名机关干部人人都有多户“穷亲戚”,他们像亲人一样用真情实意帮扶着800余户家庭1400余名贫困人员,全体帮扶人员为帮扶对象致富出谋划策。该镇通过建立长效帮扶机制,要求每一位机关帮扶人员,一帮到底,不脱贫不脱责。
增收机制
让特殊人群有了“铁饭碗”
为保障特殊贫困群体能早日脱贫致富,梁水镇镇科学筹划,因人制宜,为32户特困人员申请了公益岗,帮手他们顺利脱贫,让他们端上了“铁饭碗”。“每年能有7200元的收入,这个岗位真是解决了俺们家的大难题。”叶屯村贫困户刘士波深有体会。刘士波因患病,身高只有1.1米。妻子也个子不高,导致女儿身体发育迟缓,全家被列为重点帮扶对象。该镇帮扶人员帮他申请公益岗,负责在村里打扫卫生,办理绿化树木,每月就有600元的收入。
扶智机制
让贫困户脱贫致富有“活力”
梁水镇镇坚持把扶智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并按照帮扶对象的个体情况,相继推出食品制作培训班,农机、电器维修培训班,菌类养殖培训班,缝纫技术培训班,家禽饲养培训班等适宜贫困家庭增收的各类培训,使众多贫困家庭掌握了一至两项增收技术。
黄庄村贫困户黄贤振就是其中的代表,2003年,他因患骨癌,造成身体残疾,加之父母常年患病吃药,使其家庭负债累累。但黄贤振身残志不残,立志摆脱贫困处境。他借助镇政府提供的培训机会,学习了水电暖安装技术和家电维修技术,拿到了有关资格证书,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技术能人,通过技术办事了群众,增加了收入,小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项目保障机制
带给贫困户更多收益
在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的同时,该镇着力发展和培植项目保障机制,让贫困户收益更多。目前,共建成了鲁信粮食制品扶贫项目,立海集团肉鸭立体养殖扶贫项目及光伏发电项目。其中肉鸭立体养殖项目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5万元,实现年分红25.72万元,用于插花村贫困户不变脱贫。
四项机制的建立,为全镇脱贫攻坚和不变贫困户增收上了“保险锁”,“为防止返贫问题出现,我们就要认真扎牢四项机制的笼子,以制度优势凝聚脱贫力量,让贫困成为过去式。”该镇负责人说道。
|